一、本馆概况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总馆图文信息中心位于金华双溪北岸、赤松山右、芙蓉峰下,是校园内最敞亮的标志性建筑。中心大楼于2006年10月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0970㎡,建筑主体气势恢弘,内部格局典雅舒适,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品位,是全国最美的50家高校图书馆之一,获中国建筑鲁班奖除中心大楼外,校本部另有邵逸夫图书馆、老图书馆两座馆舍,设有教材资源中心和旧版书专题库,是总馆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截至2023年12月底,图书馆有阅览座位4600余个,纸质藏书365万册,电子图书311万种,购建、自建数据库127个。其中自建有“浙师学术成果库”等特色数据库5个;收藏有线装古籍6万余册、契约文书10万余件、鱼鳞图册百余册以及《中华再造善本》等特色资源,形成了文、理、工、农相结合的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为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本馆还加入了CALIS、CADAL、CASHL、NSTL、ZADL等图书馆联盟,与国内外众多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共享关系,有效地延伸了馆藏资源。

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网络服务平台、高性能的网络环境、完备的服务功能以及共享国内外信息资源的便利,图书馆提供图书借阅、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信息素养教育、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从而成为师生读者学习、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4年起,图书馆以阅读推广为抓手,助力书香校园建设,先后获批“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浙江省科普基地”。阅读推广品牌活动“相约六点半”“真人图书”“文化雅集”等深受读者欢迎。

图书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先后与金华市科技局、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地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本着“空间资源化、资源服务化、服务泛在化”的理念,图书馆将以读者为中心,进一步推进空间重塑,整合优化资源,转型升级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为创建国内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服务。

 

二、历史沿革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56年8月创建于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创建之初由历史系教师王正平兼任筹建负责人;中文系设在杭幼师,由赵炳文任分部图书管理员。11月图书馆改由历史系李洁非教授兼任主任。

1957年3月,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随校搬迁至杭州市体育场路新校舍。

1958年10月,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更名为杭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1962年8月,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图书馆合并为浙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杭州市体育场路校本部设一总馆,下辖两个分馆,一个设在文三街上宁桥,为中文系和教研部服务,另一设在文一街,为数学系师生服务。

1965年8月,浙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随校南迁金华。

1970年,浙江师范学院被撤销停办。图书馆人员和图书资料分配至金华、台州、丽水三所师范专科学校。

1974年,浙江师范学院恢复重建,原有工作人员和图书资料基本调回,图书馆也得到重建。

1982年,教育厅拨款110万元修建新馆舍。

1983年,浙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新馆落成,建筑面积6200多平方米,为当时学校规模最大的建筑。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图书馆合并搬入。

1985年,浙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随校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1986年,浙江师范大学获邵逸夫先生赠款1000万港元、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经费250万元,一并用于新馆建设。

1989年11月,邵逸夫图书馆竣工并试运行。

2000年6月,浙江财政学校图书馆并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4年10月,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图书馆并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6年10月,图文信息中心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097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