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学校创新能力与质量提升,推动学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先后出台了《浙江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办法(试行)》等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工作制度,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持续提升,师生获取专利等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长,学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整体发展水平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未来五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将成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热点和焦点。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源头。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提升高校知识产权质量,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助力高校更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目标要求
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和浙江省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知识产权管理运营高水平人才队伍,以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推动学校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协调机制和多层联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知识产权导向。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兼职队伍建设。
(二)加强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专利导航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兼职队伍作用,为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服务支撑。强化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关键技术领域培育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建立多方组成的知识产权质量管控和转化评估团队,建立职务发明披露和评估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量管控和转化评估机制。
(三)加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建设。加强校内协同联动,探索知识产权承接转移新模式。落实赋予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自主权,完善职务发明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兼顾各方利益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激励机制和效益导向的知识产权分级分类管理机制。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学校知识产权使用规范,推进学校知识产权资产高效管理,提升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能力。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和优秀案例。不断充实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人员队伍,支持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与交流,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二)加强条件保障。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可持续建设经费投入和增长机制,支持中心开展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知识产权管理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项目和经费支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不断扩展经费来源渠道,有效保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健康可持续发展。